生物安全实验室净化设计的要求 以生物安全为核心,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周围环境的安全,同时应满足实验对象对环境的要求的实验室。 在对实验室的空调、通风净化设计,应有以下要求: 1、系统划分: ① 根据操作对象的危害程度、平面布置等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② 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③ 应有利于实验室的消毒灭菌、自动控制系统的设置和节能运行 2、系统设计: ① 应充分考虑生物安全柜、离心机、CO2 培养箱、摇床、冰箱、高压灭菌锅、真空泵、紧急冲洗池等设备的冷、热、湿和污染负荷 ② 应考虑所用生物安全柜、动物隔离器等设备的使用条件。动物隔离器不得向室内排风。 ③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可以采用带循环风的空调系统。如果涉及有毒、有害、挥发性溶媒和化学致癌剂操作,则应采用全新风系统。二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也宜采用全排风系统 ④ 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采用全新风系统。 ⑤ 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送、排风总管,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实验室的送、排风支管均应安装气密阀门 ⑥ 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内不应安装普通的风机盘管机组或房间空调器。 ⑦ 生物安全实验室污染区宜临近空调机房,使送、排风管道最短。 ⑧ 生物安全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的风机应选用风压变化较大时风量变化较小的类型 3、空气净化系统应设置粗、中、高三级空气过滤。 ① 第一级是粗效过滤器,对于≥5μm 大气尘的计数效率不低于50%。对于带回风的空调系统,粗效过滤器宜设置在新风口或紧靠新风口处。全新风系统的粗效过滤器可设在空调箱内。 ② 第二级是中效过滤器,宜设置在空气处理机组的正压段 ③ 第三级是高效过滤器,应设置在系统的末端或紧靠末端,不得设在空调箱内。 对于全新风系统,宜在表面冷却器前设置一道保护用的中效过滤器。 4、送风系统新风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新风口应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 ② 新风口处应安装防鼠、防昆虫、阻挡绒毛等的保护网,且易于拆装。 ③ 新风口应高于室外地面2.5m 以上,同时应尽可能远离污染源。 5、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排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 排风必须与送风连锁,排风先于送风开启,后于送风关闭。 ② 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设置室内排风口,不得只利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负压隔离装置作为房间排风出口。 ③ 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污染的设备必须设置局部负压排风装置,并带高效空气过滤器。 ④ 生物安全实验室房间的排风管道可以兼作生物安全柜的排风管道。 ⑤ 排风系统与生物安全柜密闭连接时,应能保证生物安全柜的排风要求或负压要求 ⑥ 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的连接方式:密闭连接、可排到房间或设置局部排风罩 ⑦ 排风机应设平衡基座,并采取有效的减振降噪措施。 6、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排风必须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放 7、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排风高效过滤器应设在室内排风口处。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有特殊要求时可设两道高效过滤器。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除在室内排风口处设第一道高效过滤器外,还必须在其后串联第二道高效过滤器,两道高效过滤器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8、第一道排风高效过滤器的位置不得深入管道或夹墙内部,应紧邻排风口。过滤器位置与排风口结构应易于对过滤器进行安全更换。 9、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排风管道的正压段不应穿越房间,排风机宜设于室外排风口附近 10、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设置备用排风机组,并可自动切换 11、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排风量必须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总排风量应包括围护结构漏风量、生物安全柜、离心机、真空泵等设备的排风量等。 12、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排风高效过滤器的安装应具备现场检漏的条件。如果现场不具备检漏的条件,则应采用经预先检漏的专用的排风高效过滤装置 13、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有能够调节排风以维持室内压力和压差梯度稳定的措施。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室外排风口的位置应高于所在建筑物屋面2m 以上 14、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各区之间的气流方向应保证由清洁区流向半污染区,由半污染区流向污染区。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清洁区内宜设一间正压缓冲室。 15、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主实验室内各种设备的位置应有利于气流由“清洁”空间向“污染”空间流动,最大限度减少室内回流与涡流。 16、气流组织应采用上送下排方式,送风口和排风口布置应使室内气流停滞的空间降低到最小程度。 17、在生物安全柜操作面或其他有气溶胶操作地点的上方附近不得设送风口。 18、高效过滤器排风口应设在室内被污染风险最高的区域,单侧布置,不得有障碍。 19、高效过滤器排风口下边沿离地面不宜低于0.1m,且不应高于0.15m;上边沿高度不宜超过地面之上0.6m。排风口排风速度不宜大于1m/s。
文章分类:
技术分享
|